1. 首页 > 民俗

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1-28
摘要:中秋佳节,习俗何其丰富,传统节日风俗又有哪些?中秋佳节,习俗繁多,传统风俗独具特色。在众多节假日中,中秋家人团聚的时刻尤为珍贵。中秋习俗丰富多彩,欲探究竟,不妨随我一同揭晓。中秋节有哪些习俗中秋佳节,亦称,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节日风俗

 

中秋佳节,习俗何其丰富,传统节日风俗又有哪些?

中秋佳节,习俗繁多,传统风俗独具特色。在众多节假日中,中秋家人团聚的时刻尤为珍贵。中秋习俗丰富多彩,欲探究竟,不妨随我一同揭晓。

中秋节有哪些习俗

中秋佳节,亦称祭月节、月光诞、月夕、秋节、仲秋、拜月节、月娘节、月亮节、团圆节等,承载着我国民间深厚的传统习俗。其源远流长,始于上古,盛于汉代,定型于唐代。中秋,汇聚了秋季习俗精华,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底蕴。每逢此日,远在他乡的游子纷纷归家,与亲人共度佳节。中秋之夜,阖家团圆,共赏明月,品尝月饼,成为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何其丰富——月圆之夜,共赏皎洁明月。

源自祭月,原本庄重的仪式演变为欢快的娱乐。中秋赏月习俗约始于魏晋,虽未成风。唐代时,赏月、玩月蔚然成风,诸多诗人佳作中不乏咏月之句。至宋代,赏月活动成为中秋民俗节日的核心,正式定名为中秋节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品月饼,共赏明月。

我国城乡民众共庆中秋,月饼成为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。古语云:“八月十五月儿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。”月饼起源于祭月神之礼,南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中首次记载。起初,月饼形似菱花饼,仅是饼状食品。随着时间推移,赏月与品月饼相融合,成为家人团圆的象征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其中祭月仪式尤为隆重。

古时盛行“秋暮夕月”之礼,此乃祭月神之仪。设香案庄严,陈列月饼、西瓜、苹果、红枣、李子、葡萄等祭品,月饼与西瓜尤为不可或缺。西瓜需精心雕刻成莲花之形。月华之下,将月神像置于月之方位,红烛高照,全家人依次祭拜。祭毕,由主妇亲手切开象征团圆的月饼,事先需精确计算家中及外地成员人数,确保月饼切分均匀,不多不少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其中燃灯尤为盛行。

中秋之夜,灯火通明,烛光摇曳,以绳系于竹竿,高挂于瓦檐或露台之上,或以小灯排列成各种图案,点缀于屋檐高处,此景俗称“树中秋”或“竖中秋”。富贵人家,灯笼高悬数丈,家人围坐灯下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;寻常百姓,亦以一杆旗杆,两盏灯笼,自得其乐。满城灯火,宛如琉璃世界。观之古今,中秋燃灯之俗,规模之盛,仅次于元宵佳节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其中观潮活动尤为引人入胜。

明月高悬玉兔圆,秋风送爽入九月寒。劝君重门勿上锁,夜潮涌动月中观。此乃苏东坡《八月十五日看潮》之作。古时浙江之地,中秋赏月之外,观潮亦成一大盛事。中秋观潮习俗源远流长,汉时枚乘《七发》已详述其事。汉后,观潮之风更炽。明朱廷焕《增补武林旧事》、宋吴自牧《梦粱录》亦载观潮之盛。二书所述观潮之景,可见宋代中秋观潮之盛已至极点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其中,玩赏兔爷更是别具一格。

兔儿爷,中秋佳节时,专为孩童们带来的泥塑玩偶。其造型拟人,却拥有兔嘴兔耳的可爱特征。头顶两只长耳竖立,三瓣嘴生动逼真,其他部位则与常人无异。如今,市面上难觅其踪,仅在民俗博物馆等场所展出,或工艺品店中偶见。年轻人对此知之甚少,而老人们谈及,总是津津乐道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其中便有赏月游园的雅趣。

中秋佳节,夜幕降临,月色如银。此时,“走月”活动尤为引人注目。华服盛装,三五成群,游走于街市,泛舟秦淮河,登楼赏月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明代南京的望月楼、玩月桥,清代狮子山下的朝月楼,皆成为“走月”赏月的佳地。解放后,莫愁湖公园的抱月楼,更添市民赏月的新景致。旧时南京,“走月”还蕴含着一种祈愿:未育之子已婚妇女,游夫子庙,跨桥而过,传说能得“梦熊之喜”。

中秋佳节,传统习俗丰富多样——品饮桂花美酒,共赏明月。

中秋佳节,人们常品月饼、赏桂花,桂花美食中糕点、糖果尤为盛行。月圆之夜,仰望皎洁月桂,感受浓郁桂香,饮一杯桂花蜜酒,共度家庭甜蜜时光,此已成为节日一大美事。